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看孔子吃饭十二军规

知音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01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食文化的核心,将“吃”列为人的第一本性和根本诉求。如何吃好并利于养生呢?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关于吃饭的十二条规矩。时至今日,这十二条规矩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今人借鉴。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食文化的核心,将“吃”列为人的第一本性和根本诉求。如何吃好并利于养生呢?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关于吃饭的十二条规矩。时至今日,这十二条规矩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今人借鉴。

第一、“食饐(音:义)而餲(音:爱),鱼馁而肉败,不食。”“饐”、“餲”两字的意思是我们所吃的粮食已超过它应有的保质期和保存期;鱼、肉腐烂变质不可食。放置时间过长或腐烂变质的食物常含有许多致病菌或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人吃了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甚至有罹患癌症的风险。

第二、“色恶,不食。”食物改变原来的颜色,说明已经变质或从内部开始腐烂了。因此,这样的食物不可食。

第三、“臭恶,不食。”有些食物气味已臭不可闻,这是食物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食品中油脂酸败,产生恶臭气味,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这样的食物绝不可食。

第四、“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古代祭祀典礼都要用猪、牛、羊为祭品,称为“三牲”。这些祭品要在祭坛上放置到第二天才可以被拿下来。如果这些祭祀用肉超过三天,即不可食之。

第五、“沽酒市脯,不食。”这是指的是从街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干肉,质量不让人放心,故亦不食。这和我们当前食品质量信任度降低相似,从假酒、瘦肉精、地沟油,到三聚氢胺掺入牛奶、滥用各种食品添加剂等等,让人对食品安全产生过多疑问。“沽酒市脯”还应慎食。

第六、“失饪,不食。”是指烹饪的食物不是火候不足,夹生、未熟,就是火大熟过头了。过犹不及均不符合饮食营养的要求,故在孔老夫子看来,这样“失饪”之物不宜食。

第七、“不时,不食。”孟子曾对孔子饮食有规律称赞有加,曰:“圣之时者也”。意思是,孔子吃任何食物都要注意节气时令和具体时间。这里所说的“时”,一是指一日三餐的具体时间,另一是指具体的时令节气。一日三餐,都应按时按点,没到吃饭时间不吃。注意食物的时令节气,已过季节的果蔬不食。

第八、“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尽管餐桌上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多,诱人而垂涎欲滴,但还应有所节制,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总量。这一点,符合以五谷为主食的我国国情和饮食养生的要求,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肉虽多”,也不可恣意肆食,到头来,弄个“三高”,大腹便便,悔之晚矣。

第九、“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子一年四季饮食不离姜,他有每次饭后嚼服姜数片的饮食习惯。生姜亦食亦药,自古就被养生家视为保健良药。民间亦流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的谚语。但孔子对姜“不多食”,生姜吃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利。

第十、“不得其酱,不食。”在孔子那个年代,炖肉时都要放上些各式各样的酱,不同食物的烹饪也要搭配不同种类的酱。孔子对“不得其酱”的食物不食。

第十一、“割不正,不食。”这一条有多种解释,有的说肉割得不方整;有的说不按部位宰割;有的说不按先割后切的规范操作,都归为“割不正”。这一条可能是对于饮食礼仪而言。

第十二条、“食不语,寝不言。”这条符合饮食养生要求。凡是吃饭、睡觉时候,都不要说话。吃饭时叨叨絮语,大声喧哗,既不文雅,也有悖饮食卫生,影响进餐,不利消化。当然,吃饭时也不是绝对不让说话,还是少说为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好奇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inzhiyin.com/16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看孔子吃饭十二军规” 的相关文章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

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书籍学习各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养生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而养生也并不是按按穴位,吃点补药这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一“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

养生文化、"慢养生"是养生的一大法宝

养生文化、"慢养生"是养生的一大法宝

《内经》有这样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就是说心态平和,则正气存内,那么你抵御外邪的能力就越强,保持健康的机会就越大。"不管是健康的人还是身体患有疾病的人,心态的重要性都是第一位的,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 曾经有个武士问他师父:"我要多少年才能把武功学好?"师父答:"大约要5年。"武...

宋代的养生文化:文人横溢的时代,养生何以成为一场社会风潮?

宋代的养生文化:文人横溢的时代,养生何以成为一场社会风潮?

宋朝的社会风气与汉唐大不相同,汉唐气度恢宏刚烈,宋朝则有些文质彬彬。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十分有利,宋朝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的造诣高深的学者名流。 而在宋朝的文人学者之间,有着较为浓厚的养生文化的氛围。 宋朝统治者本身就对医学和养生学十分重视,同时又对文人士大夫十分优待,这就使得医药养生在宋...

东奥会保温杯引发全球热议,中国奥运健儿带火养生文化

东奥会保温杯引发全球热议,中国奥运健儿带火养生文化

2020年东京奥运会赛程已经过半,不仅有中国代表团的惊艳表现,勇夺奖牌,展现中国体育的精神风貌,更有中国文化在比赛中的不断露出。 除了拔火罐、针灸等中医理疗技术,保温杯当属本届东奥会中最为抢眼的产品。比如女子举重55公斤级A组比赛,抓举环节,中国选手廖秋云第三次试举97公斤,下场时,她就用保温杯喝起...

千年中医食疗“养生”文化,你放纵的是身体,挥霍的是健康

千年中医食疗“养生”文化,你放纵的是身体,挥霍的是健康

作者:冯靓晴 衰老意味着年轻容貌和体态不在! 衰老意味着身体健康的流失! 每个人衰老的速度都不一样,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与实际年龄不同的人:他们看起来更年轻或者更老。然而,比单纯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我们细胞的衰老程度,这就是所谓的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是一个与人体功能状态有关的概念,能够告诉我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