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养生有哪些?

知音百科4年前 (2021-10-13)春季养生83

  吃出温暖——温补开胃

“立春后的饮食,调味食材要以葱、姜、蒜为主打,温补开胃,吃出温暖”。立春后的 大葱、 韭菜等有温补作用。韭菜可温中下气、调和脏腑;白 胡椒能温胃散寒,做韭菜炒 鸡蛋或韭菜饺子时加些白胡椒,能预防感冒。另外,板栗、核 桃也是温补脾胃、 补肾强腰的好食材。

捂出温暖——腰膝要暖

“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由冬入春,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需要适应,要适当捂一捂。“开春时节,气温有时会突然回冷,要捂好腰、肚、膝、脚这几个部位”,腰为肾之府,是人体阳气的根基。另外,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易受寒冷的侵袭,也要捂好。

按出温暖——摩擦驱寒

“擦热法简单易行,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畏寒怕冷的症状”。将双手手掌心放在膝关节上,用合适的力度、均匀地进行摩擦,每天晚上50~100下,直至摩擦部位发红、发热,可给关节“加温”。另外,搓搓腰眼处(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4寸凹陷处),能温暖肾阳,整个身体也会感觉热乎起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好奇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inzhiyin.com/5286.html

标签: 春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春季养生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顺四时 时令养生助长寿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时令养生的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重点...

立春养生要点谈

立春后,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气也开始显现,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立春后,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气也开始显现,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

春季花草茶祛除“春困”

选玫瑰花干花蕾4~5枚,薄荷叶5片。共置茶杯中,沏入开水,加盖浸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待茶凉后饮用口感更佳)。本茶之玫瑰花有活血散瘀、疏肝解郁作用,薄荷清凉除热、醒脑提神,合用可提神散热,使人精神振奋,烦热顿消。 一、玫瑰薄荷茶 选玫瑰花干花蕾4~5枚,薄荷叶5片。共置茶杯中,沏入开水,...

春天如何护肝

换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最好晚10点前上床,保证11点左右睡熟,为肝功能的修复作好铺垫。 睡眠护肝。一天之中人的睡眠有两个时辰最重要,这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换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最好晚10点前上床,保证1...

三春养生各不同

孟春主要包括立春、雨水两个节气,虽然阳气初升,气温有所回升,但是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乍暖还寒,正是心脑血管等各类疾病的多发期,因此要做好“春捂”。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倒春寒”、“春困”、“春发”、“春愁”,正是这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如何保健养生,春季养生,也分孟仲季,即早、中、晚,不能一概...

春季养生概要

春季养生概要

随着四季气候的不同,在选择食物的冷、热、苦、酸、辛、甘等性昧时也应有异。春季肝为主脏,酸与肝相应,可增强肝脏的机能。肝属木,脾属土,五行之中木能克土,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连俱生,万物以荣。”就是说,当春回大地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