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知音百科5年前 (2020-06-20)养生文化1127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垂体加压素,把体内的液体留在循环中,不要走到肾里面形成尿液。

  正常人夜间一般的尿液量是300~400ml左右,年轻人睡觉一宿到天亮,400ml尿液可以储存8个小时。

  中老年人就反过来了,夜间垂体加压素分泌减少,所以晚上形成的总夜尿量会增加。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老年人膀胱的储尿功能没有发挥正常水平,每次不到200ml,就会有明显尿意,从而被憋醒,造成起夜频繁。

  


  02

  夜尿频繁,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

  第一,饮水时间要选择好,睡前3小时,喝点水润润嗓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习惯性的喝很多水,这样晚上尿量一定会增加。

  第二,喝的饮料种类也有不一样。在白天时,尤其上午可以适度的多喝一点水,到了睡觉前,尤其不要喝茶和咖啡,因为它们都是利尿的,这样的话,夜间的总尿量会减少一些。

  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午间休息时,可以用一个软的垫子,把双下肢垫高15度左右,这样腿上的水分就会更多地被肾脏排泄掉,或许夜间的夜尿次数就能减少一次。

  另外白天还要适度地走路,因为走路时的肌肉收缩,会像一个泵一样挤压静脉,这样腿部的水分又会送到肾脏排泄出去,夜间的夜尿次数又可以少一次。

  03

  一旦执着于养生,反而离养生越来越远

  有一种“中年养生党”人群,言必称养生,言必称这个东西不符合黄帝内经的理论,但是我们一旦执着于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会给你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焦虑,因为养生而变成了一种对养生的执着。

  所以我特别赞成老子的一句话叫“上德不德”,真正的养生也是“上养不养”。

  我们观察孩子小的时候,他对睡觉的态度是根本不想睡,实在困得不行时,才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玩具才睡觉。他本来不想睡觉,结果一倒下就能睡着,而且睡眠质量非常好,这叫婴儿睡眠心法,也叫无为睡眠法,无心而为。

  


  04

  睡不着的时候,那就让自己保持清醒

  我们小时候真的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要去掌控的东西太多,所以当我们试图去掌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离你越来越远。

  我们有一种训练方法叫从「行动」变成「存在」,心理学术语叫form doing to being,doing是行动模式,being是存在模式。就是不再去刻意干预,只是去觉察,而不要过多地去做什么。

  不要为了睡觉去睡觉,不要在睡觉上做太多的事儿,你越是做太多事儿,发现睡眠状态越糟糕,越想睡着越睡不着。

  所以如果睡眠本身已经让你产生抓狂的感觉,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放弃对它的控制,甚至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反而就能睡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好奇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inzhiyin.com/3910.html

标签: 养生
分享给朋友: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 的相关文章

一切病皆生于心

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 “一切病皆生于心。”——语出明朝王文禄《医先》释文: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

养生技巧: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必定会长寿!

  每个人都想长寿,也有很多人热衷于养生。其实,比起花里胡哨的养生技巧,学会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就是最好的保健!  10岁—活蹦乱跳  中医认为,10岁左右的孩子,五脏都已经发育得比较健全,气血经脉也已经开始通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气充血足,是纯阳之体,能吃能喝,一般不存在气血凝滞、瘀血、痰浊...

明天立春啦,养生只要做好这“五句话”

  “春,蠢也,动而生也。”2月3日是立春节气,闭藏的冬天即将结束了,充满生机的春天“蠢蠢欲动”。“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后疾病多发,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提醒,尤其是有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立春时节养生,要做好这“五句话”。  衣:立春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