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知音百科5年前 (2020-06-20)养生文化1058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的养生观。

  


  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时间节律,认为医者必须通晓天文历法,并将其作为从医的门槛,故《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官针》都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1、顺年节律养生

  周年节律指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周期的节律变化。一年之中可分四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认为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命之本,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

  除一周年之内的节律外,还有五运六气的超年节律变化,运气学说认为,自然气象存在着 5 年、6 年、10 年、12 年、60 年等周期 。由于每一年岁运不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各不相同,人之患病情况不同,治未病所需之药食亦不相同,因此要“司岁备物”方可“无遗主”。

  2、顺月节律养生

  周月节律指以 1 个恒星月或朔望月为周期的节律变化,其产生的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周期公转。地球上,海水受日月引力而有潮汐,人体气血受其影响而有盛衰变化。

  人体气血盛衰存在月节律变化,违反月节律而治的不良后果。因此,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养生防病,都应当要注意“因月而调”,避免灾祸内生。

  3、顺日节律养生

  一日分为四时,则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一日之中的养生亦当同年节律,朝养生,日中养长,日入养收,夜半养肾。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日入三时而论,指出人的阳气平旦初生、日中阳气隆盛,日西阳气内收,因此在日西入夜之后,要减少劳作及户外活动,若违背此原则,则会形体困顿。

  


  因地制宜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特点等。实质上,特定的生存环境造就特定的生活习惯,造就了特定的人群。人类最原始的养生理念来源于生存过程中本能的趋利避害 。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北方人“乳食”,其原因在于自然之中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导致“风寒冰冽”,而北方又是“天地所闭藏之域”,作物产出相对较少,故乳食以充饥而御寒;又说“脏寒生满病”,其本义在于提示居于北方,应以避寒而就温为养生第一要务。

  西方人由于“多风,水土刚强”,故“不衣而褐荐”,多以致密不透风之皮毛为衣以御风寒。就此而言,不同地域之人饮食习惯、生活起居要根据所处生活的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必须做到“节饮食”“适寒暑”,方能“安居处”而“长生久视”。

  


  因人制宜

  不同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病理转归、强弱寿夭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

  1、识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对体质的论述多种多样,如《灵枢·逆顺肥瘦》云:“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此肥人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灵枢·通天》则以阴阳五态分类,论述了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等 5 种体质。此外还有从人格来对体质进行分类的,如《灵枢·论勇》的勇者、怯者,以及《素问·血气形质》的形志苦乐分类。体质不同,其内在脏腑气血之盛衰亦不相同,故养生必须以体质为依据,不同的体质选用不同的养生方法。

  


  2、辨年龄养生

  出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机能、代谢也随之而变化,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

  《灵枢·营卫生会》说“老壮不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时,其脏腑气血盛衰存在差异,少儿至青少年时,人体气血渐充、脏腑功能逐渐强盛,在中年盛壮之后就逐步走向衰老;在五脏六腑平定强盛之后,脏腑功能从肝开始按照相生次序逐渐衰退,至五脏皆虚、形神相离之时走向生命终点,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之变化受气血之盛衰、脏腑功能之强弱的影响。由于年龄不同,体内气血盛衰情况不同,故养生法则必须因年龄而定。

  3、别男女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指出男女存在生理差异,男子为阳,以气为用;女子属阴,以血为本。故男子之养生重在养气,而女子养生重在和血。

  《灵枢·五音五味》对女性的体质特点概括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即认为女子受经产的影响而处于气有余而血不足的状态。综上所述,女子的养生应当以血为根本,要重视阳明的调护;男子养生应以精为根本,要重视肾气的保护。

  


  三因制宜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它要求在养生防病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所处的时空环境特异性结合在一起综合进行考虑,知常达变,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好奇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inzhiyin.com/3911.html

标签: 养生
分享给朋友: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的相关文章

童心 蚁食 龟欲 猴行 养生八字诀

时下的流行热词中,必有“养生”一席之地。养生热的兴起,红了专家,忙了商家,热了媒体。养生论坛如雨后春笋;养生书刊似蜜池蚂蚁;养生奇方、验方、祖传秘方举不胜举;养生补品、精品、保健品铺天盖地。如此种种,却给初涉养生者望洋兴叹的压力。 时下的流行热词中,必有“养生”一席之地。养生热的兴起,红了专家,忙...

记住吃、喝、睡、拉的20条养生常识,比黄金还值钱

  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说,人生无非就是吃、喝、睡、拉,管好这些,想要长寿就不难。但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养生知识其实是错的,现在就一一给你揪出来!  关于“吃”  1、食物相克是谣言  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2011年8月接受健康时报新闻版采访时表示:一些人在吃了...

有补就该有泻,中医传授你4个养生妙招,教你养出好身体

有补就该有泻,中医传授你4个养生妙招,教你养出好身体

  近些年来,养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证明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但是养生绝不是去理疗馆刮刮痧、拔拔罐、按按摩这么简单,养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顺应昼夜及四季的气候变化。不仅要养身,更要养心,不能只依赖于医生,更多的是要靠自己。    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全面系统的养生呢?  1、养成良好的心态 ...

古人认为这10种养生方法最牢靠

古人认为这10种养生方法最牢靠

  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得幸福多彩之后,就越发地注意到养生的重要性。现在的养生方法很多,有些人喜欢去健身房,有些人喜欢饮食养生,有些人喜欢中医养生,无论是什么养生方法,只要是对身体好的,我们都值得去提倡。今天小编带您看看古人所提倡的养生方法。    古人提倡的十种养生方法  1  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

养生文化旅游如何发展?

养生特色游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图为广东省恩平市帝都温泉庄旅游区。 养生文化是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文化中具有恒久生命力、传承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如何将养生文化和旅游进行完美结合?养生文化旅游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旅游需求?加快养生文化旅游发展有哪些对策? 养生旅游产品单一 缺乏系统...

道家养生文化会成为未来的时尚主流文化吗?

【艾宏时尚思维研究推算】~70%道家养生文化元素可能会成为未来生活中的改良优化创新运用的时尚素材。素食养生、辟谷养生为什么90年代多数人闻所未闻,而现在有养生观念的人却已经用行动代言、或引领时尚了,时尚文化潮流同样有轮回规律的,80年代改革开放国门打开那国外的就是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感觉发达,最奇怪的...